AD
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这三位诺奖得主是谁?

[2019-10-09 09:56: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佚名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吉姆·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米歇尔·麦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以奖励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发现。

  21世纪以来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的情况如下: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以表彰其在激光物理学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贡献。

  2017年,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巴里巴瑞斯(Barry C。 Barish)和吉普索恩(Kip S。 Thorne)因引力波探测研究获奖。

  2016年,英国科学家大卫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因在理论上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而荣获该奖项。

  2015年,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亚瑟麦克唐纳共同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人因发现中微子振荡,证明中微子有质量而获得了这一奖项。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日本科学家赤崎勇、日裔美国科学家中村修二(60岁)及日本科学家天野浩。他们开发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使节电的高亮度照明器材成为可能,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因此受到高度评价。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比利时理论物理学者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两人因预测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获奖。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获得,两位物理学家因为在量子光学领域对光与物质间的密切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研究而获得表彰。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物理学家布莱恩施密特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膨胀”。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的再次革命。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美国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两位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利川敏英。南部阳一郎因为发现次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而获奖,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利川敏英因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而获此殊荣。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分享。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2006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因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而获奖。

  2005年,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因为“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和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获奖。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归属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因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了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

  2001年,美国科学家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