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带头
发动群众一起修桥
78岁的赵永贵是土生土长的铁桥村人。初中毕业的他参军当上军医,退伍后被安置到铁路部门,从医直到退休。
赵永贵和老伴安美英退休后从河南洛阳回到古蔺县二郎镇铁桥村老家。赵家的孩子,都在泸州或宜宾工作。赵永贵长子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老家的交通条件不好,进出都不方便,希望二老可以搬出来跟他们在城里生活,但子女们的建议被父亲拒绝了。
“我能搬进城里,普應山上几个村、上万群众往哪里搬?”赵永贵说,自己老来衣食无忧,这得益于国家的培养,在外工作几十年,多少有点见识和远见。但回乡后对家乡的落后面貌焦心,希望退休后腾出手来能为父老乡亲们做点事情。
实际上,因为一直积极修路,赵永贵早已被当地村民称为“公路王”。古蔺县委机关刊物《古蔺通讯》报道了赵永贵早年回家乡修路的事迹:这条路靠大山、临深沟,由于年久失修,路况极差,事故频发。2001年,赵永贵邀请村组干部及知名人士讨论达成统一规划、走向。
报道称:他(赵永贵)每天顶着烈日、啃着自带的干粮、早出晚归,以其善良和执着承担起“修路联络员”的责任……15年来,他走遍了这里的每一座山,遍访了每一户人……大部分路段已修通,结束了近百户村民祖祖辈辈靠肩挑背扛的历史。
因此,铁桥村漫水桥接连发生事故,赵永贵也很着急。但铁桥村公路桥没有相关计划和指标,无法实施。2016年,修桥心切的赵永贵决定动员群众的力量,取得政府支持,早日修通公路桥。
甘宗良家开门就见铁桥河,没修桥前常常望河兴叹。
赵永贵通过测算,修一座高13米、长51米、宽5米的钢筋混凝土平板桥,大约需要61万元。刚开始说起修桥,群众只是观望,毕竟这笔钱不是小数目。
赵永贵决定个人带头捐款12000元,再垫资50000元。62000元现金很快到位,村民们也积极行动起来,靠近河沟最近的铁桥村一组村民,无论男女老幼,人均集资200元以上,其他村组也参与集资、捐资。
很快,捐资人数超千人,其中捐赠千元以上群众达到40余人,捐集资金共计173195元。另二郎镇政府、铁桥村委、东新镇政府、二郎电厂等单位也捐资1-5万元不等。
资金到位后,赵永贵又联合铁桥村一组村民李先辉、杨发政、安美蛟、甘宗良、王国维,6人共同主持修桥工作。
2016年5月12日,以铁桥村支书程良志为组长,姚家村支书杨泽森、水泉村支书安美庆、铁桥村副主任陈万猛为副组长的“二郎镇铁桥村大桥建设领导小组”成立,文书上加盖了铁桥村村民委员会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