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养育一个孩子到初中毕业的家庭总投入接近84万;孩子在家做功课时间3小时效果最佳;补习班对英语和数学的成绩影响最大;母亲学历越高孩子成绩越容易出彩。
12月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口所发布了一份关于上海市中小学生成绩变化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从性别、出生地分布、年龄等多个角度展示了上海中小学生从2012至2017年5年间的变化特征。本次会议是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年第四季度成果系列发布首场,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主办。
“上海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一是学生成绩的户籍差异在缩小,本地生成绩依然超过外地生,但各科平均成绩的差距减少,尤其物理化学两科,下降10分左右;二是学生成绩的性别差距缩小。女生成绩依然比男生成绩好,但大部分各科平均成绩的差距都有所下降;三是中心城区与远郊区学生的平均成绩差距缩小。孩子在家学习时间与各科平均成绩的关系呈“倒U型”,2-2.5小时最佳。在校学习时长对数学和英语两科的影响较大,对语文影响相对较小。”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了这份报告的部分结论。
2012年和201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口所开展了两次上海中小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调查中在上海市中心城区、近郊和远郊共抽取了7所学校,对其中21个小学班级(3-6年级)、24个初中班级(7-9年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获得样本,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的静安区、近郊的嘉定区和远郊的青浦区三区范围中,共抽取了7所学校。并在每个学校的七个年级段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发放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