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生态治理蓝皮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19-2020)》。蓝皮书指出,2015年以来,我国生态治理融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几方面明确了生态保护优先的战略目标。
一是确立生态文明制度。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十八大通过了党章的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由此,我国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生态文明制度。
2015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举措。
二是明确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战略。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环境保护与发展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意见》明确提出了2020年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具体目标是,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方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