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信托 > 正文

信托资产规模攀升至300亿 基础产业信托收益率是多少?

[2019-01-04 17:27:00] 来源:用益研究 编辑:网络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本周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回升至300亿元以上。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42家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73款,环比增加13.07%;发行规模312.17亿元,环比增加13.42%。四季度的周发行规模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多数的周发行规模超过250亿元。

  三、理财园地

  刚性兑付之固收怎么选?

  随着“打破刚兑”一纸文书的下发,曾经双位数收益、安心100%的固收时代已成为过去。然而面对着肉眼可见的物价飞涨,我们急需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来抵御通胀问题。一个完整、科学的资产配置,必然离不开“标配款”类固收投资。

  类固定收益产品在资产配置中的价值:

  相对动辄五年以上的股权类产品,固收类产品期限短,一般在一到两年左右,还会有半年期的产品,灵活的期限、稳定的收入现金流,可以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

  基于债权债务关系而确定的资产收益率,存在浮动收益或超额收益的情况是很少的。稳定性高,收益波动小。

  与其他类别资产关联性低,对特殊金融事件可以起到一定的对冲,通常可以作为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所以,固收产品是资产配置不可缺少的投资板块。 投资组合中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该类资产,以满足投资人对收益性、流动性的双重需求,并实现资产保值的功能。

  打破刚兑对投资人来说,是不是一件“坏事”?

  固收产品固然是资产配置中的重要部分,但如今去刚兑化后,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产品频繁暴雷,投资人也愈发关注类固收产品的风险控制。其实以往大家谈到固收,在风险控制上谈的是较少的,更多是在谈当下的投资机遇。在打破刚兑时代下,固收产品底层投向涉及到的风险也愈发被关注。

  底层资产过于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面对大机构、大项目的诱惑,也有很多人往往会忘记了风险集中、过剩产能带来的风险。投资标的单一的产品,风险集中度较高,当该标的出现违约等情况时,可能会损失部分或全部的本金及收益。

  尤其要注意单一投向传统高杠杆领域或者目前国家政策资金流入限制较为严格的领域。整体上,当下正值一轮紧信用的周期,正值地方债务过快增长、地方举债乱象被严格治理的阶段。所以,我们要正确认知固定收益产品并非没有风险,并提升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

  当今市场上如何有效的规避风险?

  如果说投资私募股权产品是“主动进攻”,那投资类固定收益资产就是“防御战”。

  防御型策略中,第一大要素就是排除有亏损风险的资产,第二大要素是避开下行的走势,避免暴露于危机之下。

  1. 排除投资组合中的风险要素

  需要管理人广泛进行尽职调查,提升资产入选标准,选择符合新经济时代潮流的行业资产。把每个项目/资产包都经过严格审核流程,不断沉淀并实施监控得出风险发生的规律,进一步把握市场风险所在,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大量数据的支持。选择优质管理人和平台,发挥主动管理的价值,可以有效规避风险。

  2. 避开衰退期,避免暴露于危机下

  从14年开始,信用风险违约频发,大部分都发生于产能过剩的行业,例如钢铁、能源等。而受政策鼓励的三农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呈现良性发展趋势,不良率较低。投向这类符合新经济发展的领域,还需要组合多元化,跨资产类别,分散投资。这些都是防御风险的有效手段。

  去刚兑化为大势所趋,金融回归本源

  在刚性兑付存在的时候,其实固收类产品间的差异化竞争难以展开,投资者也不好辨别。因为不管选哪家,原来都承诺保本保息,对普通投资人来说筛选比较的意义是不大的。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发展。出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目的,打破刚性兑付势在必行。

  同时,行业内不合格、不合规的企业快速出清,反而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更为有利。在震动过后,迎来的是市场平稳前行,当旧秩序被打破时,新秩序就会成立。

  随着经济走向新常态,去刚兑化是大势所趋,金融在回归本源,保本保息的思维也要尽快迭代。优质的底层资产愈发难找,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只投向单一资产的固收去获得高收益和规避风险很难。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