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我国水生态恶化堪忧 “水荒”成为南北共同话题

[2016-01-19 15:52:15] 来源:腾讯新闻 编辑:陈哈哈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水,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近年来,水荒蔓延、河湖污染、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屡屡呈现在国人面前。我国水生态恶化堪忧,“水荒”成为南北共同话题。

  中国正遭遇怎样的“水困”局面?人们面临的水安全形势究竟如何?

  记者日前组成调研小分队,分赴内蒙古、河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等地,实地勘察中国水情。

  地下水位下降、大湖喊渴:“水荒”成为南北共同话题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达500多亿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全国地下水超采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翻看我国水资源“家底”,水荒问题触目惊心。

我国水生态恶化堪忧 “水荒”成为南北共同话题

  2015年10月20日,记者在河北省威县看到,桥下河流早已干涸,除了土和石头,什么都没有。 

  一边是桥下干涸的水渠,除了土和石头,什么都没有,一边是立在桥边的铁牌子,上面写着“水深危险 禁止游泳”——这是记者不久前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看到的景象。

  “30年前,威县的河道开始干涸。7条干渠、10条支渠基本都没有水了。”威县水务局局长林金颍说,“2014年我们从上游买过一次水,这块禁止游泳的牌子就是那时竖的。”

  威县赵村乡前寺庄村村民尹金普告诉记者,原来村里设计的水井是120米处作为变径,很容易打到水,“现在,很多水井都报废了,打新井要到360米。”

  威县所在的河北,是华北乃至全国水资源最稀缺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为307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部分河道年平均干涸天数在300天以上,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长期靠超量开采地下水维持。

  在临近河北的北京,同样面临着水荒问题。尽管居民家中的水龙头一打开就能哗哗地流出水来,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身边的缺水危机。

  “北京公主坟的地下水已经打到了基岩”“北京年平均降雨500多毫米,只能承载1200万人,而2011年人口就突破了2000万,今后用水量还会刚性增加”“‘南水’进京后,目前北京用水依然要靠开采地下水维持”……采访中,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许新宜、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建华等水资源专 家表达了对首都“水荒”的担忧。

 1/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