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银行 > 正文

2018年中国国民储蓄率多少 储蓄率快速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2019-04-08 11:15:00]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编辑:网络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爱存钱”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文化因素。然而,这种优良传统正在悄然消解——数据显示,最近十年,国民储蓄率年年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钱都去哪了?我们未来的养老怎么办?房价还会涨下去吗?


  2

  储蓄率快速下滑的四大原因

  探究国民储蓄率持续下滑的驱动因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人口老龄化是储蓄率下滑的长期推动力。一般而言,老年人在国民经济中属于“消费型”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会提升居民的消费率,降低储蓄率。事实上,正是在2009年我国15-64岁人口比重达到峰值逐步下降之后,国民储蓄率出现了几近同步的下行趋势。

2018年中国国民储蓄率

  不仅仅是中国,同样因为高储蓄率闻名于世的日本,其国民储蓄率在1991年到达高点34.2%之后,开始震荡下行,并于2016年达到历史最低点(27.3%)。在此期间,日本家庭净储蓄率甚至在2014年出现了历史罕见的负值,这说明日本家庭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而这一时期,正是日本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阶段(参见下图)。

2018年中国国民储蓄率

  第二,超前消费和借债消费的文化日渐盛行。消费和财富观念的转变,使得超前消费被普通家庭广为接受,借钱渠道增多,又使得超前消费变得唾手可得。然而,超前消费是在透支未来的钱,必然会使当期负债增加,杠杆率上升。央行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银行信用卡待偿余额为6.85万亿元,同比增长23.2%,而2008年末仅为1582亿元,十年内增长了42.3倍。

  从金融机构住户部门的短期贷款数据看,如果说住户部门短期经营贷款还会跟随经济周期变化而变化,那么住户部门的消费贷款则是一直单边向上,十年内贷款余额由4153亿元增长到88080亿元,是十年前的20多倍(参见下图)。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