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小伙伴说看不懂年现金的内在逻辑,不知道他是怎么锁定利率的,今天就来说说我的看法:
年金险是保险,既然是保险就要转移风险,年金险转移的是什么风险呢?
活得太久,钱没有了,人还活着。这也是风险。
所以年金险就是怕你老了没钱花,一直给你钱的保险
但不能白给你钱,你现在年轻的时候往里存钱,老了才能领钱,这就是年金险的本质。
那么正常人的逻辑都应该是:
自己交钱的时候越少越好;
以后领钱的时候越多越好。
如果所有产品都是一样的,从60岁开始领钱,你只要比较一下那个给钱多就好了。
比如两个产品,前期缴费都一样,一个60开始每年领1万,另一个每年领2万。我想你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但保险公司偏偏不,他们就是要设计成五花八门的领取方式,就是为了使你没办法直接比较,所以有人就会比较总的领取金额,觉得总领取金额高就一定好
比如两个一样的产品:
第一个产品从30岁领取到90岁,每年1万,一共60万
第二个产品是从60岁领取到90岁,每年3万,一共90万。
保险公司的人特别喜欢说,一看我们这个一共90万,比60万多。
因为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今天的100万和十年后的100万,绝对不是一个价值。
现在给你100万,还是以后每年给5万连续给20年。你肯定要选现在的100万呀。
因为明年的五万可能只相当于现在的四万七千呀。
这时候就有一个很好的公式用来解决这个问题:irr
你需要做的就是打开一张excel表格
在第一列输入: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100年。
在第二列输入,你是交钱了或者领钱的金额,
交钱就是负数,
领钱就是整数
又交钱又领钱怎么办?交1万领八千,那就是交2000呗,交一万领1万5,就是领5000千。
不交钱不领钱,也不能空着,用0占住位置。
最后输入函数irr 得到的就是这个产品的复利利率水平。
利息越高当然越好了。
因为交钱和领钱的方式和金额是写在合同里面的,唯一不确定的就是你能活多久?这个只能估算一下,比如95岁。那么到95岁你就一定会领这么多钱,所以利率是确定不会改变的,所以说年金险锁定了终身的4%左右的利率。在利率下行时候非常值得购买。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预期寿命的估计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自己活90,有人觉得自己能活105.这就要注意,95的时候如果死了有没有额外的钱,有钱就算在领取里面就好了。
早领取还是晚领取:原本养老金也好教育金也好都是到了年龄才领取的。但是后来为了迎合投保人喜欢早领钱的心态才开发出来五年就能领取的年金。但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买年金是为了养老,那么早把钱领出来做什么用呢?所以还是建议等到60岁左右在领取,这样也给了保险公司充足的时间来发挥他们的投资能力,收益也会更合适一点。
现金价值:前期现价高,就是为了比较好的流动性。大家都知道,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不能兼顾。既然要前面灵活,后面的收益必然就会低。
有人觉得前期现价价值高,如果以后利率上涨了,我可以退保拿回钱干别的。确实如此,这就像是可转债一样,债券上面赋予了转换成股票的权利,自然原本债券的收益就变低了。年金也是如此。
至于身故方面:给身故留的钱多了,每年可以领取的钱自然就少了。我们买年金险是未来自己的养老,而且没有身故责任的也会有保障领取20年或者25年的责任。不会说零几年死了很亏的。
所以无论你看上了那个年金保险,把他们缴费和领取往excel表格里面一放,算一下内部收益也就是irr。你基本就有数了,如果irr只有二点多,我劝你还是放弃吧,其他形态就是美得和花一样,也是白搭;如果irr在4%,就可以说是年金险中的战斗机了。如果算出来是5%那么八成是你算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