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IPO门槛“松绑”被辟谣
本周早些时候,市场传言A股IPO门槛有望“松绑”。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周五,一则有关松绑主、创业板IPO企业发审隐形门槛的消息在投行市场间不胫而走。经济观察报记者从多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处确认这一动向属实。
根据上述信息,监管层领导近期在一次内部沟通上已经明确,IPO发审将不存在5000万元、8000万元的隐形财务标准,并放宽对企业业绩波动性的要求。
事实上,5000万元、8000万元的隐形门槛出现在2018年3月份,彼时在大发审委治下,IPO发审窗口形成了“近三年净利润总和不低于1亿元,主板、创业板最近一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000万元和5000万元”的窗口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周五收盘,上证综指失守3100点,收盘跌1.2%报3086.4点;深证成指跌1.28%报9780.82点;创业板指跌0.73%报1657.82点;万得全A跌1.3%。
本周,上证综指跌逾5%,深证成指跌逾6%,双双创半年来最大跌幅。
IPO单月通过率创25个月新高
但“低速常态化”趋势明显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9家企业过会,24家成功通过,通过率82.79%。
去年同期,有93家企业过会,43家成功通过,通过率46.24%。
按通过率计算,今年以来,A股IPO通过率同比去年增幅达79.04%,但同时过会企业数量也大幅下滑。
按月份来看,4月份以来,共有13家企业过会,12家成功通过,通过率92.31%,创2017年4月份以来新高。而且这也是时隔25个月过后,A股IPO单月通过率再度超过90%。
值得注意的是,下周二(4月30日)还将有3家企业过会,包括两家主板、一家创业板。考虑到本月已经有12家企业成功过会,4月份A股成功过会企业数量有望创2018年2月份以来新高。
不过,广证恒生赵巧敏此前研报分析,尽管过会率回升且过会企业最低净利润规模回落,但这并不代表发审委的审核有所放松,而是2018年以来,中止审核企业数量大幅增加,部分瑕疵企业在“排队”过程中主动“撤退”所致,企业实际的持续经营能力仍为发审委的关注重点。
此外,分月份看,2019年1月共有8家公司申请上会;其中5家公司成功通过发审会。3月12日,发行审核在经历了42天的暂停后再度开启,当月共有8家企业上会,7家企业过会,审核速度维持了2018年2月以来的“低速常态化”趋势。
审核周期方面,报告梳理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A股待审企业数量维持自2018年6月份以来的动态平衡。2019年第一季度内,A股预披露企业数量共31家、上会企业数量16家,期末待审企业数量为253家。
从上会企业的平均审核时间情况看,2019年第一季度上会企业从预披露至上会平均耗时576天。尽管周期较2018年第三、四季度的391、539天有所延长,但每月上会企业的最短待审周期均在400天以内,且每个月份上会企业最大待审周期与最小待审周期之间有所收窄。若企业质地良好,申报材料规范,排队时间将有较高可预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