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隐存
事实上,自2017年发布减持新规以来,业内的争议声就一直不断。
“减持新规某种程度上阻隔了市场的常态化交易,而且对重要股东的减持限制,反而容易影响大资金战略投资一些上市公司的积极性。”前述券商策略分析师指出。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减持新规对重要股东减持行为的部分限制,不仅影响了相关股东的资金周转,甚至还派生了一些金融风险事件。
记者获悉,华东地区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在2017年下半年期间就因减持新规落地无法减持部分非受限股用于偿还贷款,因此不得不被迫在场外追加股票质押,间接导致公司整体质押率提高,最终该公司大股东在2018年下半年的股票质押风险中出现爆仓。
“如果当时可以通过减持来获得流动性,就不用走到质押的地步。”上述上市公司控股公司人士表示,“减持还债是不增加财务成本的,而且相当于用一部分资产注销一部分债务,是企业正常的降杠杆举措,而且对股东来说,虽然稀释了持股比例,但是并不影响控制权。”
“走质押的结果是不仅杠杆率没有降下去,反而承担了更多的财务成本。”上述控股公司人士坦言,“当然爆仓后股价一直下跌,机构也没有条件进行处置,但整体来看就是一场多输的局面。”
此外,部分大股东的“质押式”减持动机,加剧了股票质押活动的道德风险。
“一些大股东做股票质押的目的就是为了打折来减持,最后的结果是这些大股东不但规避了减持的信披要求,还最终把坏账风险留给机构承担。”前述从事股票质押融资业务的券商人士坦言,“如果是正常的减持,上市公司股东不仅需要通过公告来满足市场预期,而且实际的减持操作也是一个慢性连贯的过程,但最终走到质押爆仓这个结果,反而加剧了金融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减持新规所带来的问题,监管层也曾经“打补丁”。例如,针对减持新规加剧部分创投股东的退出难度,证监会在2018年6月对创投股东减持股份进行了特别规定,将投资期与解禁期进行了挂钩,对长期股权投资机构的减持活动提供了有条件豁免。
“经过对减持新规的评估后,相信会有更加审慎、考虑更加细致的规则出现。”上述分析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