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富故事 > 正文

京城“房虫”的变迁史

[2015-07-21 15:57:53] 来源:网络 编辑:南山雨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人要是精,成不了龙,也能成‘虫儿’”。 青年作家刘一达编剧的《人虫》中,“虫儿”,指的是在某一个行当里做成行家的那些人。在北京,就有着这样一群“房虫”。 十几年间,

  乘坐在永清直达北京的828公交车上,赵春远远望去,道路两边尽是大片大片可以开发的土地。

  卖房买股

  过去十几年,北京“房虫”部落从无到有,从鼎盛到衰落,也与滋生“房虫”的土壤息息相关。房价处于低位,交易税无足轻重时,“房虫”便有了施展拳脚和腾挪倒手的土壤与空间,而当房价高高在上,高额交易税又直接关乎利润时,“房虫”们只好忍痛割爱,转而寻找更好的套利土壤。

  “二手房差价的20%上缴,还不包括约5%购房成本(满五年)和期间的贷款利息,一套房子至少要涨40%卖出才能保本。”

  尽管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爆,职业炒房人王剑却略感“高处不胜寒”,决定不再追加在房地产上的投资。

  王剑也曾考察了有“首都第二机场”概念的固安,他最终放弃了。“你看当地的二手房信息,大都是转手卖房的,尽管可能还会有几千元的升值空间,但到时能否出手还不好说,最赚钱的时候一去不复返了!”

  当炒房暴利已成昨日追忆,今日“房虫”又都去哪儿了?据上证报记者调查发现,除少数转战京外,继续寻找未被发掘的房价“洼地”外;大多数正另寻其他赚钱的门路,有的转售为租,有的转战股市或商业地产,甚至投资移民海外。

  在过去七、八年中,王剑曾在低位买进的多套位于北京三环内的商品房,目前大都升值四五倍,由于踩对了房价上涨的节拍,他也从最初的四处举债跻身为今日的“千万身家”行列。

  目前,王剑手里仍持有三套学区房,今年房地产交易市场的低迷,也让他暂时放弃此时卖房的计划,决定先“转售为租”。在他看来,当前房价低迷的根本原因是政府拧紧了资金龙头,只要将来在贷款上“放水”,房价还能再起来。

  与王剑的转售为租不同,更多的手持多套房产“房虫”已经或正在卖出高估值的房产,转而将资金配置到相对低估的金融产品上。

  北京一家管理资产四五十亿元的阳光私募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他们在北京的客户中有不少是通过炒房赚取第一桶金的,前两年他们对房价也不看好,但很少有人动真格卖房的,但现在他们更倾向于“卖房买股”。

  感受到炒房资金撤离脉动的,也来自私人银行部门。在光大银行[微博]私人银行业务分行负责人年栗接触的客户中,不少是以投资房地产起家的,这些客户现在已开始考虑些其他方面的资产配置,诸如黄金、艺术品,甚至海外资产的配置。

  “一个行当只能干5年,5年后当所有人都明白了,你也没什么干头了。”凭借多年炒房练就的灵敏商业嗅觉,职业炒房人张羽冲已彻底从住宅地产投资,转型至商业地产投资上来。

  在张羽冲看来,一轮牛市不会是每个产业和行业一起爆发,总有一个先启动、后启动的次序,而“炒房客”也将渐渐谈出历史视野,取而代之的专业的投资机构将逐步替代普通个人投资者。

查看更多:京城   “房虫”   变迁史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