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两个市场规模完全不同;而且,中国从美国购买的农产品,主要用途也不是美方某些人认为的“食用”。
第三,经济规律认知扭曲,无视美国相关机构频繁发出的警告信号。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迄今为止,美方代表并未真正尊重美国国内相关机构通过务实研究得出的警告信号。
比如世界贸易伙伴公司在2019年2月就发表了题为《关税对美国经济和就业机会评估》的研究报告,报告的数据是比较冰冷的:对2500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一年将导致美国损失93.4万个就业岗位,家庭(按照四口之家)每年支出增加767美元;如果将剩下的约3000亿美元对美出口一并征25%的税,一年将导致美国损失210万个就业岗位,家庭每年支出增加2000美元;
美国进口商和零售商对关税的消化能力大致在10%左右,10%以上部分的关税增加额度必然体现在最终消费者的支出环节,不管是个体消费者还是制造业企业。
当然,这个压力有一个传导过程,根据美国零售业联盟(NRF)分管供应链和消费者政策副主席乔纳森·戈德的评估,如果关税水平持续维持在25%的水平,那么短则数周,长则数月,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就会在美国真实地出现。
很显然,如果不出现巨大的意外,这种扭曲的认知所导致的“自残式”博弈策略,将严重损害美国的中长期利益。但美方仍然采取了这种策略,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认为中国是一个“相对脆弱”的对手,通过充满“某某气势”的叫价方式,可以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压倒中国,进而迫使中方作出重大让步。
面临美国的压力,中国当然不可能是完全无感觉的。中国在正确认识和把握美方要价内生缺陷的同时,需要准确认识和理解中国面临的真实压力,避免出现“不战而降”“惊慌失措”以及“被动等待”等不当应对,以勇敢夺取中美战略博弈的阶段性胜利,这是中国的当务之急。确立更加准确的认知,是中国的首要任务:
第一,中方应该准确区分“低端制造业转移”和“产业链挤出”,避免过高估计美方极限施压的实际效果。在此轮美方施压消息传来之后,部分企业从中国大陆转移至其他区域的案例,及其被论述成为“产业链正在被挤出中国”,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