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中国家乐福被谁收购了?家乐福中国将迎来“苏”姓时代

[2019-06-25 09:48: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佚名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6月23日,苏宁易购公告称,苏宁国际拟48亿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如果交易完成,家乐福集团仅持中国公司20%股权,苏宁将成为控股股东。“贱卖”给苏宁易购后,家乐福中国将迎来“苏”姓时代。

  根据公开数据,2016年家乐福盈利大幅下降。家乐福在亚洲市场销售额下降3.8%,运营利润亏损了5800万欧元,而上一年为盈利1300万欧元。家乐福在中国大陆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7.6%。

  此后家乐福中国的业绩和利润继续呈现出倾颓之势,而家乐福也不断加码“触电”和新业态的探索。

  家乐福中国最初采取的是供应商直送模式,以此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而家乐福的“天天低价”,也正是靠压缩供应商利润实现。

  重压之下,屡有供应商联名投诉,家乐福进店费用高。2003年,上海、南京两地的炒货行业协会曾联手抵制家乐福,抗议其收取高额进场费;2005年,澳柯玛与家乐福谈判进驻问题,终因超市方采购费用高等诸多潜规则导致合作破裂;此外康师傅也曾爆出断货家乐福的传闻。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永辉等竞争企业开始苦练“内功”,加大供应链投入,选择供应链端的买断和直采模式,建立了自己的生鲜壁垒。大润发则通过生鲜供应链产地直采;沃尔玛采用供应商送至全国配运中心模式,所售蔬菜全部由生鲜配运中心进行全程冷链配送。直到2015年,家乐福才开始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配运中心,并开始集权改革,包括上收采购权、开建配运中心、上线电商业务。

  就在此次“委身”苏宁之前,家乐福与永辉、腾讯系关系“暧昧”许久。在2018年初,腾讯、永辉、家乐福三方曾经联合发布声明,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达成股权投资意向书。就在外界猜测家乐福加入腾讯系零售版图之时,苏宁揽其入怀。与此同时,6月24日永辉超市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投资家乐福中国业务的谈判,并将把原计划的投资资金用于加快全国门店的战略布局。

  风云变幻

  过去的十年,零售行业迎来新时代。这一时期是中国零售的分岔期,一是传统零售的本土力量不断崛起,有超越外资之势;二是电商特别是移动电商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并且以席卷之势,影响着中国的各行各业。

  “传统零售巨头‘触电’自救的路途上,家乐福尽管积极布局,但并不具备优势。家乐福作为传统零售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在新零售站队中已属后来者。”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黄文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是以大卖场为主业的三大外资零售巨头,在接连迎来入华20周年后,不约而同受到了电商冲击、商场经营费用上升和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应如何转型及拥抱互联网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不过,在2018年之前,行业的两个核心关键词是流量和品牌的线上升级,但目前流量成本提升,平台在增加品类上面临较高的成本,导致品牌线上发展速度放缓。

  外资超市在中国的经营状况不佳成为常态。英国乐购、韩国乐天玛特、韩国易买得等外资零售企业纷纷退出中国,留下来的外资超市则纷纷寻找本土合作伙伴。如沃尔玛与京东合作,乐购则被华润入股,法国零售商欧尚的中国业务也在2018年底被其合作伙伴大润发全面接管。

  媒体此前也报道,德国量贩超市麦德龙也正通过招标形式出售其中国业务,至少有8家竞购者对麦德龙中国多数股权进行第二轮竞购,苏宁和阿里巴巴的身影也在其中。

  6月中旬,因多年亏损,泰国零售超市卜蜂莲花亦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泰国正大集团建议将公司私有化,撤回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普通股。2012年至2018财年,卜蜂莲花仅在2017财年净利润为正,其余6年全部亏损。

  回到零售业态现状,线上企业的资本优势明显,但缺乏线下经验;线下门店受到线上业务的冲击,也面临越来越困难的处境。实体零售商超开始明确运营难度,选择出售资产。同时,对标全球零售业发展的趋势,也呈现出提高资产的集中度的趋势。这其中并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今后的零售行业,集中度提高也会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一位零售行业观察人士向记者说道。

  而在此轮整合大潮之中,家乐福作为一个巨头的缩影也将充满未知。一旦失去控股权,家乐福未来的经营话语权和品牌运营都将发生改变。此前华润系并购TESCO后,TESCO品牌基本等于淡出了中国市场,大量的门店也翻牌为华润系的品牌。未来“苏乐福”是否真的到来仍需拭目以待,整合大幕刚刚开启。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