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租金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共享充电宝行业,上调价格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刘颖介绍说,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日均订单量保持在3000万左右。
张凡透露,“几家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基本可以做到盈亏持平”。聚美优品在今年4月发布的2018年度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街电最高日订单量达180万单,用户破亿,在过去一年实现规模化盈利,且实现年度盈利。
市场竞争、资本寒冬下的自我救赎
共享充电宝集体涨价,既有企业内部开拓市场的原因,也有外部融资困难的原因。
渠道成本、运维成本、设备成本、研发成本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主要成本。其中渠道成本是导致涨价的关键因素。刘颖说:“市场激烈的竞争导致渠道成本上涨”。
渠道成本其实是入场费和分成,这是共享充电宝行业不成文的规定,也是张凡口中的由于市场竞争导致的额外成本。入场费是指某共享充电宝品牌进入商家需要一次性缴纳的费用,分成品牌方、代理商、商家几方,依据已投放柜机的订单量分成利润。
在共享充电宝企业瓜分市场的焦灼竞争中,商家掌握了极高的话语权。张凡说:“入场费和分成主要看商家的话语权”,所谓话语权,是共享充电宝代理商和商家之间的博弈。
一般规律是,对于小商家,会给四成到五成的流水;对于大型连锁点位,则需要一次性付清高额入场费。
在北京三里屯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饮品店里,摆着两台街电设备,店员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五五分成”。据媒体报道,充电宝在不同城市、不同场所的入场费从几万元、几十万元到100多万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