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从“市长”到“董事长”:公务员薪酬真的低吗

[2015-09-16 14:04:12]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李思蓉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工资少”、“晋升空间小”成为近两年公务员离职较为普遍的两大理由。9月至今,已有两位厅级干部毅然决定从“一市之长“走向“一司之长”。

  公务员工资要有“总报酬”概念

  今年7月31日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薪大限。人社部先后派出多个督导组,到部分地方和中央部门实地调研督导,确保调薪工作在大限之前全部兑现。“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此前曾说。

  7月份的最后一周,全国大部分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到了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补发工资。

  公务员的工资有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两部分组成,其中津贴补贴又分为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和地区附加津贴补贴。

  自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近十年都没有进行调整,各地均是以津贴补贴的名义来涨工资,造成了基本工资在工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同时,由于缺乏对津贴补贴的规范,不同部门之间津贴补贴差距也造成了政府公共部门间的贫富悬殊。

  卓先生在福建某市区政府办公室工作,29岁任副科级,但辞职的念头在他心里冒了出来。

  2011年,卓先生研究生毕业考回老家当公务员,从上班第二年起就觉得有些不太满意了,心里落差非常大。工资才2000元多一点,和本科生几乎一样,级别和本科生一样都是科员。

  卓先生告诉本报记者,结婚后买房子后,还完房贷就基本月光了,再后来生了小孩就变成了啃老族。虽然现在是副科级,但月工资也就3000元多一点,加上补贴、绩效、公积金等杂七杂八有差不多5000元,但他所在市区内房价已接近10000元/平方米。

  想辞职不仅是经济上的原因,比如晋升空间有限,竞争很激烈。卓先生表示,他所在的系统以前有公开选拔制度,后来这个制度也改变了,不能通过考试决定去向,只能论资排辈,说白了就是靠关系。

  一位曾长期在人社部下属研究院从事公务员薪酬福利研究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缺乏对公务员工资水平的评判标准,无法根据一个人的能力、工作的重要性来确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只是根据财政的承受能力来确定收入水平。

  他认为,谈公务员薪酬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工资,必须有“总报酬”的概念。公务员除了工资,在荣誉、身份、职业的保障性等其他方面是有在企业中享受不到的特殊政策的,比如房补、车补、养老保险补贴、职业年金等等。

  在全国总工会任职的李先生在一家民营咨询公司工作两年后,于2013年考到现单位。虽然是正科级,工资每月7000多元,但每月还完房贷后依然觉得生存压力很大。

  李先生对本报记者透露,他期待单位提供一些住房方面的福利,但僧多粥少。

查看更多:公务员   离职   薪酬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