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同“水课”
作为一门通识选修课,《似是而非》面临“水课”质疑。
“课程形式有点像讲座,内容不能深入,对我批判性思维的帮助不大。”一名数学科学学院2018级的同学解释退课原因。
此外,由于每位老师的授课时间短、课程人数较多等原因,这门课在一些同学眼中是“用来凑学分的课”,课程反馈问卷中有25%的同学承认这一点。
对此,楼红卫表示:“欢迎来凑学分,不过这并不是水课,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同时,楼红卫表示,新闻对于阻绝或传播伪科学的作用特别大,而管理人员也尤其需要有抵制伪科学的素质。因此,他特别希望有更多新闻学院、以及今后可能从事管理工作的的同学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不过,如何避免“似是而非”成为一门“水课”,仍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楼红卫强调了课程论文的重要性。本学期,该课程采取“课程论文60%+平时表现20%+参与课内外研讨情况20%”的考核方式。论文写作是重头戏。这门仅有两个学分的课程,将安排三位常规助教和十几位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组成助教组。助教组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写出合格的课程论文。
除了希望《似是而非》不会变成“水课”,楼红卫还希望它可以变成一门可以持续开设的“好课”。
为了更好地建设这门课,从来没有尝试过创建微信公众号的楼红卫,自己开了一个公众号“积微偶录”,以期在公众号上为每一次课程发文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19级研究生何彦昊是《似是而非》的课程助教之一。“我本来不会拍照也不会做公众号,为了这个课,找来一个相机,并学习了一下微信排版。” 何彦昊说。
“希望课程本身的架构能够变得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完善,教师队伍更完整。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开设类似的课程。” 这是楼红卫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