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授杜宁睿、舒会珍撰文指出,伊春市在2006年至2015年之间,房屋销售面积一直低于房屋施工面积,且2010年之后,房屋销售面积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
上述文章还指出,伊春市国民生产总值十年内有所起伏,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2014年和2015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财政总收入自2010年之后大幅下降,2014年开始出现财政赤字,对外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也并不景气。
时代财经梳理发现,尽管2016年和2017年,伊春市国民生产总值有增长态势,但规模仍然没有超过2013年的274.6亿元。
伊春只是中国收缩城市的一个缩影。龙瀛结合统计数据指出,全国654个城市中已有180个发生了人口总量和密度的双下降,这意味着,中国至少存在着180个收缩城市,其中不乏晋江、义乌、景德镇等昔日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
它们的收缩,既有资源型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收缩,也有传统工业城市工业衰落导致的收缩,还有欠发达地区人口迁移引发的收缩和行政区划调整导致的收缩。
此外,中国的收缩城市多集中在东北、中西部等地区,并且近年来收缩态势在进一步加剧。
以东北为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者范佳慧认为,2000年至2010年之间,东北地区36个地级市中有11个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295个区县有146个出现收缩;但在2008年至2014年期间,东北有31个地级市出现收缩,214个区县出现收缩,可以看出,东北的多数城市已出现收缩现象。
相比之下,胡刚指出,经济发达的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区的城市发展态势依然不错。
不应过度对抗
尽管部分城市已经出现收缩态势,但几乎每个收缩城市都有一个膨胀的规划。
以伊春为例,《伊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将2020年的人口预期定位为140万。到了2017年9月,国务院批复的《伊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将2020年的人口总数修改为115~120万人。可以看出,人口在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伊春仍然在坚持人口规划扩张的事实。
“以前固有的规划理念认为,城市以后一定会发展、人口会增加、城市土地规模会扩大。”胡刚告诉时代财经,“而过去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也确实使得城市人口增加,土地财政形式比较好。”
这造成的结果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城市只有通过更多的规划人口,才能获得更多的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后续的城市开发,继而陷入土地财政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