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难题
为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还是根本办法之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赵耀辉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由来已久,只是推进一直很缓慢。因为实行全国统筹,意味着全国养老金共收共付,相比于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一些当期有盈余的省份就不愿意统筹。
在此背景下,决策层便绕开了全国统筹,实行中央调剂金制度。
杨健海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目前状态之下要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还是要有一些条件。
首先,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几个关键基本问题上,全国各省存在着很多不一致。如不同省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即使缴费一样多、年限同样长,领取养老金也不一样。
其次,一些具体的政策也存在不一致。如社保缴费年限的计算,特殊工种政策的适用范围等,从各个省到市县,都有不一样的地方。并且同样一个层级,不同地方领取的津贴也不一样。如果实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些都需要统一。
事实上,统收统支养老保险还需要完善养老保险全国转移的政策。目前,参保人省级之间流动没有障碍,但还需要转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缴费比例为8%)以及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的一部分(多数省份的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20%或19%,个人能转移的12%),即总共转移20个百分点。
在省级调拨和中央统收统支情况下,要避免调拨出现重叠情况。
在养老保险基金跟随个人走的政策背景下,社保卡作用就不能发挥。拿着社保卡在机器上刷一下就可以完成转移手续,不用去社保中心办手续是我们的愿景,此处还需要完善。最后,统计口径还需要规范,统计口径不规范会误导决策。
2017年,国务院发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提出了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同时,通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在研讨会上表示,面对养老保险制度财务的可持续挑战,需采取加快推进国资划转社保等措施。
王文灵介绍,1997年前,企业职工没有养老保险缴费,这些职工进入新的养老保险体系是作为缴费来对待,导致后代人必须提高缴费率,来补充没有实现的缴费造成的缺口。
为了充分体现代际公平和国有企业发展成果,实行了国资划转社保。未来,面对部分地方养老金结余将耗尽的风险,还要采取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支持社保基金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