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三农社会学研究者:乡愁不应是病态的自怜自艾

[2016-02-10 10:09:39]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之牧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在社会学研究者看来,乡愁不应是一种病态的自怨自艾,不应是一种“少年爱说愁滋味,爱上层楼”的自我烦恼。

  三 苦婆婆,呆儿子,坏媳妇

  在四川崇州调研的时候,一次在田间看到位中年妇女在撒化肥,因为要问路,就站在那里寒暄了几句,却不曾想到原本是几句简单的问话却引出了阿庆嫂家庭曲折而复杂的故事,她不停地感慨,“现在社会颠倒了,社会对人的影响真大啊,老的是小的,小的是老的”。

  阿庆嫂今年五十多岁,丈夫在两年前就去世了,现在和开出租的儿子、“儿媳妇”及孙子、孙女生活在一起,生活的艰辛已染满了头发几乎斑白,偶尔才可以看到几丝黑发在风中颤栗。阿庆嫂是从德阳的山区嫁过来的,很能吃苦,丈夫是个老实人,但不够勤快,家里家外主要靠她一个人张罗,闲暇之余,她就到乡镇跑三轮车赚钱补贴家用。

三农社会学研究者:乡愁不应是病态的自怜自艾

  儿子今年三十有余,离过一次婚,和现在的媳妇在一起生活了好几年,但是一直没有领结婚证。阿庆嫂很少向外人诉说自己的家庭琐事,只有实在找不到事情做得时候,才回去找另一个村庄和她一起跑三轮的妇女诉说。说起自己作婆婆的命运,时而紧蹙眉头苦笑,时而欲言又止,时而又忍不住骂上几句儿子不争气,儿媳妇太懒,情到伤心处,老泪纵横,别有一番酸楚。

  儿子的第一任媳妇是阿庆嫂娘家亲戚介绍的,她觉得自己是山区人,很能吃苦,儿媳妇自然也不会太差。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矛盾也越来越凸显了。阿庆嫂发现儿子与第一任媳妇相处的并不愉快,家里时不时地会因为夫妻俩起争执而闹得鸡飞狗跳。儿子的秉性,阿庆嫂自然是熟知的,偶尔有倔脾气,但人还是很实在、温和的,而女方的脾气就有些怪异。

  直到后来的一次回娘家探亲,她才得知后女方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一直跟着父亲生活,但是等父亲再娶媳妇之后,就不再管她了。女方就常常被寄养在亲戚家、村里人家里,成了一个有家不能归的“流浪儿”,而当时她才不过十岁。几年寄人篱下的日子悄然若逝,也让女方体会到人情的冷暖,没过几年她就跟着的同村的姐妹去了广州打工。

  二十岁从广州过年回家的时候,女方才经村里人介绍和阿庆嫂的儿子相识。起初,阿庆嫂的儿子对女方不是很满意,感到她的性格有点放浪,也许是外出打工时间久了,总会不经意间沾染些不好的习气。但是阿庆嫂考虑到自己的儿子非常老实,年纪也不小了,在家找个媳妇不容易,就算女方性格再不好,时间、家庭氛围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因此就硬逼着儿子与她结了婚。

  婚后,女方的各种坏习惯全都暴露了出来,不仅懒怠、不干活,还天天出去打牌,只要儿子在外面赚了点钱,一回到家,就会被儿媳妇进行野蛮“大扫荡”,甚至男方平时的“烟钱”也不给留,但是如果钱赚得少了,则会引起儿媳妇的不满,甚至满口脏话道:“还是个男人吗,挣这点钱,连家都养不起了……”。

  就这样,家里的矛盾日积月累。如果阿庆嫂和儿子劝说儿媳妇几句,女方就开始闹着要离婚,最后阿庆嫂的儿子实在忍无可忍,心意已决地要和她离婚时,女方又闷不作声,变得唯唯诺诺了,但是这样的时刻只能持续数日,之后还是要经历“狮子大吼”,“火山爆发”的阶段。

为您推荐